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1月, 2020的文章

Latest

筆記 - 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:方法、秘訣、潛規則 (彭明輝 著) (2024.10.05 更新)

在網路上也有拜讀過彭明輝老師關於研究生技巧的一些文章,後來在家裡發現原來已有該書可讀,於是開始找到比較直觀重要可用的部分並做了網路筆記。 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:方法、秘訣、潛規則 (彭明輝 著) (2022年3月初版第十五刷) 不過現在AI工具發達,像是 OpenAI 的 ChatGPT、Google 的 Gemini、Saikiran Chandha 開發的 Typeset.io 等等都是現在讀論文可以使用到的的工具 (我就會使用到其中一些)。本書目前沒看到這部分的描述~ - - - 筆記開始 - - - 第六章:告別大學時代-期刊論文的閱讀技巧 「自修能力的養成,就是教育的終點」-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說。 理工學院和其他計量學科的論文有頁數限制:short papers 通常不超過三頁;regular papers 通常不超過六頁,因此可能太精簡不好讀 論文是寫給圈內專家讀的,因此不像一般書本那樣有清楚說明的知識自足 (self-contained),所以有另外的方法讀。 策略與要領: 以「問題為中心」,不是以一篇論文為中心,而是去讀一次讀懂整批文件 讀的目的為尋找創新與突破 尚未決定題目前,只需掌握全局概況、各研究子題之相互關聯-「見林不見樹」 閱讀期刊論文方法: (1) 拿到一篇論文,先粗略瀏覽,研判自己欠缺的背景知識、那些知識所屬的學術分支、背後的各種相關文獻與書籍。 (2) 再這些文獻與書籍中找出與該論文密切相關的章節、頁次、段落,跳過不相關部分。 (3) 將這些材料做閱讀次序上由淺到深的安排,以最省、省力的方式去掌握。 (4) 補完背景知識,再來讀原本的那篇論文。 螺旋式讀法: (1) 先讀一次論文,只讀論文題目、摘要、引言,再根據關鍵字去網頁或維基百科上讀。 (2) 再讀一次,之後找更深的網頁、專文、易讀的教科書。 (3) 第三次,找出與該論文密切相關材料 (章節、頁次、段落...) 來做閱讀 (讀懂度:10%)。 (4) 第四次,把參考文獻都拿來大致瀏覽 (讀懂度:30 ~ 40%)。 (5) 第五次 (讀懂度:80%),大概已精確了解到自己不懂的部分,再去補齊 (可能自己可以分析、理解、推理) 。 第一次讀論文時的問題及回答需要聚焦: (1) 這篇論文想解決什麼問題?最適合描述這問題的術語? (2) 學術界如何稱呼該論文所使用的方法? (3) 前述的...

清除快煮壺內部的汙垢 → 用檸檬水加熱

圖片
之前我家的快煮壺裡面有不少汙垢 (水垢?),我試過了用白醋來清除,但沒用。後來是直接買檸檬擠到壺裡面,加上水後加熱。之後汙垢就清除乾淨了!   就是有泡到檸檬水的部分就變回正常顏色,而沒泡到依舊是汙垢銅色。

最近整理箱子、遊戲光碟、書櫃的心得及技巧

圖片
由於和家人同住的地方空間壅擠~ 我又一直想辦法讓大家更舒適 (包括我自己XD 所以我花費了許多的休息時間來落實減法生活的整理 我把自己的課本、講義、筆記、課外書和家中的光碟片做個大掃除 一個整理箱的空間 當整理以前學生時期留下的一些課本、講義、筆記 我甚至把一個大整理箱裡的東西都重新篩選了一遍 (大整理箱移掉後空間更多了) 以前在建功補習班,從高一到高三留下的大量講義,最近被我清到只剩下幾本 記得高三時的補習班老師-聞明 (電子學) 和 冷柏履 (數位邏輯) 都教得很棒,講義上所抄的筆記也很值得! 不過在這次的大清掃中,我一如以往,以留下裡面的塗鴉為原則 (筆記則把想留的撕下) 我會把塗鴉用剪刀或美工刀裁下,然後集中黏貼到一本剪貼簿中 過程很費時,是好幾年中,有空就剪,或貼,慢慢累積起來的... 有時候碰到紙張上正面和反面同時有塗鴉,就無法黏單面了 (目前有考慮用釘或浮貼的,避免圖案被黏住) 遊戲光碟 另一個整理的東西是把家中所有的PC遊戲光碟片、遊戲盒、說明書、電影片等等都整理到玻璃櫃子中! (主要概念是防塵 + 統一集放) 這些東西分散在許多地方,所以清理該地方的灰塵、垃圾也是這過程中必要之務@@ 過程中遇到的一些麻煩: 光碟塑膠套分解掉了 櫃子中的蟑螂糞便、卵殼、被分解掉蟑螂相關的碎片 玻璃裝飾裡的蠟燭竟然融化,而且一開始不知道所以還打翻一些,那味道很臭! 我都不知道該為親眼見證這「環保」的分解感到什麼樣的情緒才好... 書櫃整理進行式 對書櫃做的整理則是進行式~ 我們家的書櫃大多都沒櫃門遮著,所以書櫃每一格和書上都是灰塵 我現在想要做到的是買透明材質的東西把書櫃正面給用起來 防塵如果做得好,未來對於清掃的功夫就都免掉了! 我自己小時候看的書,因為充滿回憶,我不會丟掉~ 而現在買書後,觀念是把書中的知識吸收完了,如果不是工具書之類久放書的,能捐就出去 (甚至一開始就用租借的、在書店看不買、上網看電子書等等...)

台鐵定期票 GET!

圖片
最近,我買了台鐵30天的定期票,想說也許可以省些交通費。在此之前我都是用悠遊卡去刷 (根據 悠遊卡官網 ,悠遊卡有區間車的九折優惠)。 而這張定期票,我看 台鐵官網 上的票價公式為:復興號票價 × 21天計費日數 × 每日往返2趟× 85%折扣率尾數四捨五入 (如果未來有更新,還是以官方為主)

到消費爭議協調會,不過對方未到... (2020.12.23 更新對方已退款)

圖片
七月時,我上某網站買了演唱會門票。由於購票經驗不足,我事後才知道所購買的門票竟然是比較貴的二手票,而且該網站在台灣有設立公司,原公司則是外國商。 當時候我有一筆訂單已用信用卡先付款,但我取消訂單後,至今仍沒成功收到退款。我在這幾個月中,不斷寄給客服信箱,也打過客服電話,但所得到的回覆都是承諾一定會給卻沒給實際日期。 我也上網向消保會申訴。而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消費申訴未果後,我於十月二十六日到臺北市政府參加消費爭議協調會。在協調會中,我等了十分鐘以上,對方沒有來,相關人員就叫我先離開了。 其實到達協調會前,我就查過相關資料,得知對方會有不來的選項。在協調失敗後,再來的程序,如果我願意的話,就是提告了。 (對方已經於十一月多退款,我也寫了這篇 將信用卡退款申請至帳戶裏頭 的文章) 查詢調解會相關資料的過程中,我找到PTT的這篇文章 [心得] 勞資調解會議 成功心得分享 ,雖然跟我這次的事件不太一樣,但文章寫得很詳細,也有一些實用作法!

被小貨車擦撞到手的事情經過 & 我的處理程序 (醫院、警局、保險) & 跑到星巴克咖啡廳休息

圖片
2020.10.20 事故 正當我中午吃完飯,要過十字路口旁的斑馬線時,突然一台車左轉快速駛來,我閃避不及就被擦撞到左手臂 (當時有些雨,我左手還拿著雨傘...)。一旁有位正在等紅綠燈的機車騎士說駕駛應該是視線沒看到,而駕駛自己也這麼說。後來駕駛把車往前靠邊停,我打電話叫警察來處理。不久後,警察車到達十字路口。我和駕駛已經在前面一點的位置。所以我還去招手叫來處理的兩位警察過來這邊 (當下我也用Line通知我老闆,讓他知曉即時狀況)。 當天剛好老闆發給我門禁卡,我事先已經使用健保卡交換的訪客證還回去,並拿回健保卡 (後來去醫院需要)。出事後,我還有辦法先到公司裡拿我的包包出來坐救護車到醫院做檢查。 在意外當下我有取得駕駛的電話,也把地點、車子、車牌都拍了照。 醫院 之後我被救護車載到醫院,當時有四個隨車人員和至少一位駕駛。我也看了一下救護車上的物品配置。他們叫我躺在擔架上,我左手手指上夾著類似「手夾式測量計」的東西,右手綁血壓套量血壓。也詢問我有無疾病、用藥過敏等。當時我身上有四個口袋,裡面都放著證件、錢包、鑰匙、悠遊卡、口罩等東西,真有夠複雜的,要拿健保卡給他們時我還得一直找@@ 到達醫院的急診室後,本來以為已經交出去的健保卡原來已經還給我,我也在自己口袋東摸西摸才找到。醫護人員也要我通知家人,所以我也Line了我的一位重要家人。醫生看診時說開 「診斷證明書」 要另外看證件,所以我給出身份證。之後換了衣服,照X光。結束X光後,醫生看我的X光結果說骨頭沒問題,就肌肉挫傷 (肌肉當下也不是很痠痛,但隔天倒是有點痠痛)。這時候我老闆和一位負責我這案件的警察也有在座位區等待,而那位警察留下資料後,叫我等到檢查結束後到警局找他,我想就是俗稱的"筆錄"吧。 到急診櫃臺拿完診斷證明書後 (我要了兩份),和老闆一起走出急診室,前往櫃臺批價、拿診斷證明書給櫃檯人員蓋章、拿領藥單,之後到領藥櫃檯領藥。和老闆做車離開醫院後,我自己先到警察局。 診斷證明書 警局 在警局,負責我的警察邊詢問我邊寫了一張資料,我記得我也在上面的簽名處蓋了指紋。而警察也繪製了一張 「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」 。他還有調閱監視器,結果我們看到了我被擦撞的當下畫面。結束後,我拿了一張 「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登記聯單」 。 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登記聯單 離開警局後,我打了好幾通電話給駕駛,但都不成。一段時...

Playing PUBG: Lite 吃雞 (with a partner)

圖片
We played PUBG: Lite in the internet café. When I needed to translate the "正本卡片" to English version, I said "real card"...(After searching on internet, I think the correct word is "physical card".) PUBG = PlayerUnknown's Battle grounds